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全國各地不斷開始基礎設施的建設,越來越多的高檔寫字樓、高級住宅、大型商場等公共建筑不斷投入到建設當中,在這些商用和住宅項目中,中央空調系統的應用和設計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一方面在享受中央空調給人們帶來了舒適環境,另一方面,中央空調的高能耗也漸漸成為了人們關注的方向。眾所周知,建筑能耗所占總能耗的比例份額是反映一個國家及地區的建筑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據我國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建筑能耗在能源總消費量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末的10%上升到了近年的30%以上。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調系統的總能耗所占的比例約為40%~60%,在有些夏季炎熱地區甚至達到了70%以上。通過研究發現,中央空調系統的能耗主要分布在冷水機組、水泵和冷卻塔上。
上世紀70年代機房側負荷的大概分布:其中冷水機組能耗比例高達73%,水泵能耗次之為23%,冷卻塔能耗大概占4%。由于對中央空調技術研究的深入,變頻技術和冷水機組發展技術得到很大程度的應用,所以在本世紀初期,冷水機組、水泵和冷卻塔能耗的比例發生了改變,占比仍然是冷水機組能耗,占到機房側能耗的58%,水泵能耗有所增加為36%,冷卻塔能耗略有上升,占總能耗比例的6%。因此對于中央空調系統中冷水機組能耗、水泵能耗和冷卻塔能耗的節能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議: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所以,減少能耗勢在必行。對于現有的空調系統,我們可以不改變設計,不改造設備,僅僅通過調整運行策略從而取得良好的節能效果,達到空調系統節能的優化控制。目前,國家在大力倡導節能減排,推行綠色生活,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生產控制技術的不斷進步,優化中央空調系統的控制策略也會越來越方便。所以,進行中央空調系統的節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空調系統機房側系統主要包括冷水機組、冷卻水泵、冷卻塔、冷凍水泵以及其它系統部件。目前,實際運行的系統中,冷水機組保證冷凍水側7℃/12℃的供回水溫度以及冷卻水側37℃/32℃的供回水溫度,為負荷側提供需要的冷量。一方面用戶側反饋室內設計溫度過低導致冷感而不舒適,另一方面冷水機組的過剩能耗得到了浪費。所以我們需要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探尋更優化的控制策略,在保證用戶舒適性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機房側的能源消耗。